砭出其血,谓之“放寒”,其义即此。即外之尸气、瘴气、疫气、四时一切不正之气,亦皆可仿此而推也。
谓从者手足温,逆者手足寒也。重阴者癫,重阳者狂,故为惊狂。
故曰∶“静而得之为中暑,动而得之为中热。心肺虚于上,营卫留于下,则神气不能相周,故为善忘,阳衰于上之兆也。
后代注家,专在病形上论三阴三阳固是,究未领悟气机,指出所以然之故,以致后学无从下手,虽记得三阳三阴,而终莫明其妙也。故于颈腋之间皆能有之,因其形如鼠穴,塞其一复穿其一,故又名为鼠。
若上脱之机关已露,其脉浮空,气喘促,尚未见面赤、身热、汗出者,此阴气上腾,而真火尚未与之俱腾也。又曰,胁肋下者为马刀。
若五脏不节,则各有所克,反伤其阴矣。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,乃可与治也。